浏河镇“三把钥匙”解锁基层文明治理“密码”
浏河镇坚定“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理念,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基层精细化治理结合起来,用活力楼组、积分管理和板凳夜谈“三把钥匙”解锁基层文明治理“密码”,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量。
活力楼组解锁友邻善治密。一是把准实地调查。结合居民需求和楼道条件,在满足自治条件的楼组成立由一个楼组长和两名成员组成的楼组自管会。二是巧用楼组自管。挖掘和培育居民骨干,凝聚志愿者力量,带领居民商讨楼组事务,合力制定楼组文明公约和议事规则,推动社区共治德治。三是做优楼道治理。通过定期电话、微信联系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协商确定楼道特色主题,实施楼道变装,提升楼组人文环境。全年累计改造特色楼道1个,累计完成25个楼道改造,建成10个居民自治管理小组。
积分管理解锁文明普及密码。一抓“全”,积分评定贯穿乡村生活。依托村民议事会等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各村研究制定《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成立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将家园清洁、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文明热点内容纳入积分设置,赋予相应分数;开展“诚信积分话文明”实践课堂,利用日常实践活动、村民大会等宣传积分制度,全域推广先进理念;组建由村委干部、志愿者、社工等组成的评分小组,按照“家庭自评—考核小组核实—领导小组审定”程序评分。二抓“实”,积分兑换切入百姓民生。全镇各村创新积分兑换模式,以积分一卡通、福利券、农产品兑换卡等形式推广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三抓“美”,荣誉表彰树立文明先锋。依据积分排名,推选各村先进典型,举办各村“最美系列”颁奖仪式,弘扬榜样力量,反哺村民加强自律。
板凳夜谈解锁移风易俗密码。一是搭建“微阵地”。将网格服务与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依托农村闲置用房、小区空架层、空闲小广场等,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移风易俗宣传“微阵地”15个,不断完善“5分钟服务圈”。二是推动“微参与”。注重提高公众参与度,积极邀请新就业群体参与,特邀15名外卖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助力“乡风文明随手拍”活动。全镇拆迁安置小区广泛召开文明祭祀专题会议,并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聚焦主题建言献策,协力排除小区危险区域焚香烧纸隐患。今年以来,板凳夜谈累计开展文明养犬、绿色祭扫、厚养薄葬等主题议事活动20余场,收集群众移风易俗监督投诉举报12个,调解矛盾纠纷3起。三是激活“微治理”。创新打造“东方达人”等3个基层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争当人情减负带头人、宣传员、劝导员,推动人情减负落地生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